![](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SteinamRhein_BurgHohenklingen_cBrunoSternegg_web-1200x640-600x400.jpg&width=600&height=400)
施泰因(Stein am Rhein)城堡(iStock.com)
這次我們一路探尋那些奇景妙韻之所在,於自然美景和歷史文化中,發掘獨具特色的觀光點。為方便行程,起點和終點設在乘坐飛機和購物非常方便的法蘭克福與蘇黎世。可以根據時間,任意截取其中任何路段,都能收穫充滿驚喜的體驗。
线路简介:
法蘭克福-陶努斯(德)——達姆施塔特(德)——魏恩海姆(德)——海德堡(德)——卡斯魯爾(德)——巴登-巴登(德)——埃斯林根(德)——圖賓根(德)——霍亨索倫城堡(德)——特里貝格(德)——富特旺根(德)——梅爾斯堡(德)——花島美瑙(德)——康斯坦茨(德)——萊茵河畔施泰因(瑞士)——沙夫豪森(瑞士)——聖加侖(瑞士)——蘇黎世(瑞士)
探迷 松濤石海與王室名流
路段一:法蘭克福-陶努斯高地(德)—— 達姆施塔特-奧登公園石海(德)
法蘭克福的綠色庭院
由於交通便利,每年接待大量南來北往的旅客,金融之都法蘭克福又被譽為「歐洲客廳」。客廳的「綠色庭院」陶努斯(Taunus)山區是個低調又神秘的「高貴」福地。「高」是指地勢高,Taunus在古德語中就是指高地;「貴」則是指這裡與王室貴族、名流精英大有淵源,貴氣十足。陶努斯距離法蘭克福僅20分鐘車程,乘坐火車、輕軌來此都非常方便。
「陶努斯大門」OBERURSEL
古城Oberursel被稱為「陶努斯大門」,從Oberursel開始就屬於陶努斯高地了。順著石板路信步來到市政廳,牆外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建於1444-1446年,毀於1622年-1645年,重建與1659年,而這座古城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cityview-of-old-historic-town-of-Oberursel-Germany.-472473336_web-e1532687718629.jpg&width=400&height=600)
Oberursel最有名的教堂就是聖烏蘇拉(St.Ursula)。據說這位烏蘇拉聖女是一位英國公主,篤信基督教,她結婚前希望能去羅馬朝聖,未來的丈夫同意了。聖烏蘇拉教堂如今還保存著1000多年的物品,教堂本身的修建也跨越了幾百年。
喜歡吃魚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Forellengut Herzberger。這是一家養殖場帶餐館,已有100多年歷史。這裡的主打是鱒魚(Forellen),也有家禽,還賣野味。到Oberursel踏青的人們很喜歡來這裡歇歇腳,吃魚喝啤酒。
腓特烈皇后故居 KRONBERG
Kronberg直譯是王冠山,從名字中就能感受到王者氣象,德國腓特烈皇后對這裡情有獨鍾。腓特烈皇后(1840年-1901年)是大英帝國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的大女兒,18歲時嫁給德國王儲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即後來的德國皇帝腓特烈三世。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view-to-Kronberg-with-castle-530249347_web-600x447.jpg&width=600&height=447)
巨人留下的石海之謎
距離達姆施塔特(Darmstadt)很近的黑森州小鎮勞特爾塔爾(Lautertal),有一處獨特的自然景觀——勞特爾山谷石海(Felsenmeer),屬於奧登森林地質公園,其巨石不僅是通向地質史的一扇窗戶,還適合舉家攀登、遊玩。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Felsenmeer-522559948_web-600x400.jpg&width=600&height=400)
石海信息中心介紹說,這處壯麗的景觀是大約3.4億年前地質變動的產物,兩個漂移的大陸板塊碰撞在一起成了今天的奧登森林,岩漿噴出來在山上凝結成一塊塊花崗岩般的石頭。經過時間的腐蝕,有的石頭被沖走,一些堅硬的石頭露出來,慢慢變成了今天的石海。
山上至今還有幾百塊古羅馬石匠遺留下的半加工石塊。其中最著名的是「羅馬圓柱」,這塊石料約30.8尺長,重達27.5噸,可能是用作宮殿的廊柱,雖然現在靜躺在亂石之中,人們還是可以感到羅馬宮殿的宏偉。石海裡還有一塊「金字塔」大圓石,外形呈三角錐,上面還留有羅馬採石工業切割的痕跡。
探夢 從浪漫古堡到夢幻之城
路段二:韋因海姆(德)——海德堡(德)——卡斯魯爾(德)
嫻靜小城
韋因海姆是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州的一座小城,距離著名的海德堡只有20公里,人口不到5萬。「韋因」這個發音的德文是葡萄酒的意思,這個城市的中文意思是「葡萄酒鄉」。 小城有上千年的歷史,也是當初羅馬人統治過的地方,這在德國可是很值得驕傲的。韋因海姆也的確有不少城堡、古堡,市政廳就是一座最早建於15世紀的公爵宮殿,整座宮殿建築在幾百年裡經過改建、擴建,風格上也能看出不同。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weinheim_web-600x400.jpg&width=600&height=400)
「夢幻情侶」與古堡廢墟
海德堡的美很大程度上源於古堡廢墟。這座古堡始建於公元13世紀,曾經是歐洲最大規模的城堡建築群。在18世紀成為廢墟前,這裡是德國普法爾茨選帝候的王宮。它的輝煌和敗落,和歐洲歷史上一對著名情侶的命運息息相關。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Heidelberg-town-with-the-famous-Heidelberg-castle-Heidelberg-Germany-849841446_web-600x400.jpg&width=600&height=400)
他說一口流利的法語,英俊瀟灑,一表人才,同齡的伊麗莎白公主一見傾心,他也贏得了國王的賞識,打消了把公主嫁往法國的主意。1613年2月,兩人在倫敦皇宮正式舉行婚禮。公主美貌傾城,這對天仙般的配偶,成為當時歐洲人眼中的「夢幻情侶」。這一樁原本出自政治目的的婚姻,成就了一對歐洲中世紀王室聯姻中難得的幸福愛侶。
當年5月,弗里德里希五世歡天喜地地把公主迎娶回家。一路坐船, 6月13日,新人終於到達了海德堡,全城出動歡迎城堡的女主人,內卡河上燃起五彩焰火,大街小巷的各種慶祝活動持續了兩個星期。
為了表達對妻子的愛意,1615年伊麗莎白生日前夕,弗里德里希五世命人一夜之間在前花園裡蓋起一座拱門,取名「伊麗莎白門」。
如今遊客在進入城堡遺址之前,在左手邊的施兌克花園入口處,一眼就能看到保存相對完好的伊麗莎白門的遺址。據說情侶們如果在此拱門前留影,可祝福愛情不老,婚姻幸福。為了紀念當年選帝候迎娶愛人的盛況,海德堡每年6月、7月和9月的第一個週六晚上,都會在城堡下的內卡河上燃放焰火,城堡燈火通明,光彩照亮全城,成為歐洲難得的勝景。
伯爵一夢造就一座城市
與其它歐洲古老城市相比,卡斯魯爾還很年輕,建城到現在只有不到300年的歷史。巴登-杜拉赫(Baden-Durlach)的邊疆伯爵卡爾.威廉(Karl Wilhelm)是這座城市的締造者。1715年6月17日,卡爾.威廉為卡斯魯爾王宮奠基,標誌著一座嶄新的城市誕生。當時城市的雛形是以王宮為中心,32條林蔭大道似陽光般向周圍輻射。
相傳卡爾.威廉有一次外出打獵,他在一棵大樹下休息就睡著了。在夢裡,他看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位於城市的中心,宮殿周圍就像太陽光一樣發射出32條街道,形成「扇子」形狀。他驚醒後就派人按照夢中的宮殿設計了城市草圖,所以卡斯魯爾也叫「扇形城市」(Fächerstadt)。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Luftbild-Faechergrundriss-03-600x360.jpg&width=600&height=360)
卡斯魯爾大學(Universität Karlsruhe)也是德國歷史最悠久、歐洲第四古老的理工大學,建於1825年。2006年,卡斯魯爾大學和卡斯魯爾研究中心合併成為了今天的卡斯魯爾理工學院。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就是在卡斯魯爾大學擔任教授時發現了電磁波的存在。
這所大學也是德國的互聯網鼻祖。1984年,該大學接收了德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北京市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於1987年9月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到該大學的計算機上,這是中國向海外發送的第一封電子郵件。
探古 從唯美溫泉城到驕傲大學城
路段三:巴登-巴登(德)——埃斯林根(德)——圖賓根(德)
富裕唯美溫泉城
巴登-巴登(Baden-Baden)坐落在德國西南部的黑森林邊上,被評為人生一百處必去的地方之一。
巴登-巴登背靠青山,面臨秀水,潺潺的溪流與古老的城堡渾然一體,景色嫵媚多姿。18世紀末,城市就有了今天的聲望。19世紀這裡更是名聲大噪,幾乎接待了歐洲所有的政要名流。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Baden-Baden-Germany-467971572_4256x2832-600x400.jpg&width=600&height=400)
在巴登-巴登還可以享受到最頂級的SPA,這裡的布萊娜公園浴泉大酒店(Brenners Park-Hotel & Spa),是歐洲第一個擁有SPA套房的酒店。這裡頂級的SPA專業設備和神奇熱泉能讓人們得到最好的身心療治,被專業刊物評為世界上最好的三家SPA之一,媒體稱其為「SPA中的SPA」。
婉約悠閒小鎮埃斯林根
巴符州首府斯圖加特是個很多面的國際化城市,既是富裕的汽車之都,也是多彩的文化藝術之都。不過我們要去拜訪的是周邊小城埃斯林根(Esslingen am Neckar)。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Esslingen-am-Neckar-Germany-scenic-view-of-medieval-town-center-875626450_web-600x404.jpg&width=600&height=404)
埃斯林根離斯圖加特車程不過20多分鐘。小鎮歷史非常悠久,據考古發現,該地區最早由人類持續居住是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的。
如今的埃斯林根是古色古香、韻味十足的悠閒小鎮,在Hafenmarkt還有德國最古老的建於14世紀的木製框架結構房子。埃斯林根城堡更讓人流連忘返。這座城堡始建於13世紀末期,最初只在坡頂修建了三角形城牆,劃為城市北部要塞的一部分。1519-1531年,為提高要塞防禦能力而增建了大塔樓和麥拉克小房子(Melac Haeuschen),並加固了城牆。
大學城圖賓根
圖賓根不大,但是它小得有氣質,又美得讓人讚不絕口。離斯圖佳特機場25公里而已,有著9萬住民卻完全沒有大城市的塵囂。
自1477年以來就存在的圖賓根「愛博哈爾德-卡爾斯大學(Eberhard Karls Universität )」一直是這個城鎮的最大資產,約2.5萬名學生長期占了全住民約四分之一的人口。走在圖賓根的路上,只見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學子提著畫具、背著書袋穿梭,與海德堡、弗萊堡的市鎮一樣,給這個地方增添了無數的書生風采。
建校500多年以來,圖賓根大學栽培出來的德國名人不在少數,從諾貝爾獎入圍者、名作家、哲學家、藝術家、德國總統、教宗到流行歌手,名單列出來一長串。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f9063754e45375f655227acacbfb4fd0-600x401.jpg&width=600&height=401)
圖賓根變成今日的模樣,是歷代全民參與的成果。這裡沒有工業、毫無礦產,但是文化光彩四射。難怪這裡的居民可以驕傲,因為他們的參與決定了城市的每一個腳步,歷代相傳下來,成為足以告訴子孫和訪客的珍貴足跡。
探源 從皇室發源地到多瑙河之源
路段四:霍亨索倫城堡(德)——特里貝格(德)——富特旺根(德)
霍亨索倫堡 德國皇室發源地
霍亨索倫堡(Burg Hohenzollern)是德國最雄偉的城堡建築之一,居歐洲五大和世界十大城堡之列,被視作19世紀堡壘建築藝術中的傑作,無論從地理位置、審美、氣勢以及古堡內部裝飾等都非常出色。
城堡位於德國南部名城斯圖加特(Stuttgart)與德國第一大湖博登湖(Bodensee)之間,在著名的黑森林邊緣。這裡是霍亨索倫家族的發源地(普魯士王國和德意志帝國的主要統治家族),登上城堡可眺望方圓百公里內的夢幻般美景。霍亨索倫堡充滿了英雄主義的陽剛之氣,是普魯士王朝輝煌歷史的最佳代表。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BHZ_112_Burgblick_web-600x400.jpg&width=600&height=400)
1844年,繼承了皇位的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在信中提到他19歲時在這座城堡裡留下的美好回憶,尤其是每當日落時向外觀望,因此重建這座城堡就成了他年輕時的一個夢想。
王子威廉的夢想在幾年之後得以實現,從1850-1867年,霍亨索倫堡重建,與新天鵝堡的興建大約是同一時期。與新天鵝堡宛如童話般的外貌相比,霍亨索倫堡充滿著英雄主義的陽剛之氣,如果說新天鵝堡是窈窕淑女,霍亨索倫堡就是戰場上衝鋒陷陣的英雄,恰如帶兵馳騁疆場的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 von Preußen,der Große,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史稱腓特烈大帝,普魯士國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他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名將之一,也是歐洲「開明專制」君主的代表人物, 在政治、經濟、哲學、法律、甚至音樂等諸多方面都頗有建樹,為啟蒙運動一大重要人物。他成為在查理大帝、奧托大帝之後又一個享有「大帝」稱號的德國國王。
拿破侖評價腓特烈大帝的時候曾說:「越是在最危急的時候,就越顯得他的偉大。」拿破侖擊敗普魯士時,曾站在腓特烈大帝的墓旁說:「假如他還活著,我們就不可能在這裡。」
在由昔日廚房改建成的博物館內,展示著腓特烈大帝的遺物、普魯士王的寶藏、鑲嵌142顆鑽石的普魯士王冠和皇室書信等。那件穿了洞的軍服就是當年腓特烈王被刺殺時留下的痕跡,幸有小煙草鐵盒擋住,子彈沒有直穿心臟,才保住了一命。透過這些展覽,可感受到普魯士王朝文治武功的傳統。
特里貝格 小地方的「大發現」
特里貝格(Triberg)依山傍水,是黑森林中部一座風景秀麗的度假療養勝地。小鎮總人口不過5000多,但這裡卻因為兩個「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一個是德國落差最大的瀑布,再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布穀鳥鐘。
特里貝格瀑布從城頭山頂噴涌而下,其源頭是古塔赫河(Gutach Fluss)。落差163米的瀑布被長滿青苔的岩石分割成了七層。冬天水流結冰時,被瞬間凍住的瀑布水簾,勾勒出一幅絕美印象派畫卷,堪稱自然奇觀。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Triberg-Falls-one-of-the-highest-waterfalls-in-Germany-951163298_web-600x398.jpg&width=600&height=398)
據說黑森林的冬季十分漫長,人們在閑暇之餘就用木頭做出許多工藝品,布榖鳥鐘就是其中之一。 它通常以黑森林的傳統小木屋作主體,鐘體內部是精確的機械計時裝置。每到半點或整點時,木屋上方的一個小木窗就自動打開,從裡面蹦出一隻布穀鳥,在音樂的背景裡用清脆悅耳的鳥鳴聲「咕咕」報時。同時,小木屋前的人偶們也都開始「忙綠」起來。報時完畢,布穀鳥退回屋內,居民們停下手中的活計或者舞步,黑森林又回到靜謐之中。
在特里貝格能見識到世界最大的布穀鳥鐘——實際上就是一個小木屋,整棟屋就是一座布穀鳥鐘。這個別緻的布穀鳥鐘是1980年完成的,所有零件按照1:50的比例製成,光是鐘錘就重達70公斤。屋子內部是可以進去參觀的,裡面有著巨大的木質齒輪,讓人印象深刻。
富特旺根:尋找多瑙河的源頭
多瑙河源頭在黑森林裡,有兩個,到底哪一個是正宗的呢?
首先去黑森林小城多瑙厄申根(Donauechingen)看看。城中心有一口不大的泉眼,花崗岩砌成的圓形池子,直徑約5米。泉水清澈見底,圓池一側的石壁上,開鑿了一個小孔,泉水源源不斷地從孔中流出。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Donauquelle-in-Donaueschingen-Germany-825166494_web-600x401.jpg&width=600&height=401)
探美 從花島戀情到美女雕像
路段五:花島美瑙(德)——梅爾斯堡(德)——康斯坦茨(德)
讓人放棄江山的「美」
德國、瑞士、奧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四國環抱的博登湖可謂得天獨厚,與湖北岸漂亮的中古小城梅爾斯堡(Meersburg)隔湖相對,西南邊的湖面上有一個布滿鮮花、巨樹及蝴蝶的美麗小島——美瑙(Insel Mainau)。美瑙島如同家傳的一塊美玉,在瑞典皇家貴族貝納多特的呵護下靜靜躺在博登湖一角,人們更愛稱它「花島」。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Mainau-Island-Lake-Constance-636652860_web-1-600x257.jpg&width=600&height=257)
1932年,當時身為瑞典王子的雷恩納特.貝納多特因戀上平民女子,悄然離開王室,移居博登湖中的美瑙島。在貝納多特的悉心照料下,這座島嶼在近70年內集遍天下奇花異草,成為對外開放的「花島」。 2004年聖誕節前夕,老島主辭世,只剩下比他年輕35歲的第二任妻子索尼婭.貝納多特一人主持花島事務。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Tulips-and-other-spring-flowers-612855348_web-600x400.jpg&width=600&height=400)
每年溫室裡的蘭花展都掀開了新一年花季的序幕。從4月份起,上百萬朵春季花卉競相開放。6月份則是意大利玫瑰園的季節,近1200個不同種類的玫瑰粉墨登場。秋季湖邊沿岸的花園舉辦色彩紛呈的菊花展,屆時超過250個種類的1.2萬多株菊花展現在遊客面前,任君探索,尋求別樣的心靈源泉。
承蒙上天庇佑的「美」
美瑙島的對岸有座栽種著葡萄的突起丘陵,頂上有一座中世紀古堡,那就是梅爾斯堡(Meersburg)了,這座古堡和同名小城是遊客不容錯過的一站。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Meersburg-Hafen-530563946_web-1-600x400.jpg&width=600&height=400)
在引入歐元前,德國發行的20馬克紙幣上,正面是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詩人之一安內特·馮·德羅斯特·徽爾斯霍夫(Annette von Droste-Hülshoff)的頭像,背景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站梅爾斯堡。
《大英百科全書》稱德羅斯特是德國歷史上最有天賦的女詩人,她於1841年來到梅爾斯堡定居,在這裡完成了一生中的大部分詩作,直至1848年病逝,安葬在這裡的墓園。她生前寫作和居住的房間現在已經開闢成景點。
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湖水、悠遠的古堡、茂盛的葡萄園、奪目的鮮花、優雅的天鵝以及不時掠過湖面的水鳥……難怪梅爾斯堡曾在1986年被《博登湖》雜誌的讀者選為湖畔最美麗的城市。
引發巨大爭議的「美」
康斯坦茨是博登湖畔最大的城市,因此被稱為博登湖的「首都」。 康斯坦茨的湖邊有一尊非常有個性的妓女雕像,她左右手上還托舉著兩個滑稽的裸體小人,一個映射國王、一個映射教皇,政權和教權被玩弄于妓女的鼓掌之間,如此濃郁的諷刺意味,其實是在映射發生在康斯坦茨的重要歷史事件——宗教大會。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Imperiasteg-Bildnachweis-Marketing_und_Tourismus__Konstanz-Schwelle-1-600x401.jpg&width=600&height=401)
當時康斯坦茨的居民才只有不到七千人,而宗教大會的召開吸引了三教九流大量湧入,包括修士、僕人、商人、士兵等,多達三萬多人,其中還包括大量妓女。據稱,串台的妓女們成為政見不合者之間意見溝通的渠道,成為會議最終達成協議的重要因素。
後來,巴爾扎克把這段歷史寫成短篇小說《La belle Imperia》,描繪了一名羅馬名妓在宗教大會期間穿梭于王宮權貴之間的故事。康斯坦茨湖邊的這尊高9米、重18噸的名為因佩利亞(Imperia)的塑像正是因此而來。她頭戴滑稽的鈴鐺帽,身穿長裙卻坦胸露腿,神情高傲略帶蔑視,左右手平舉著政權、教權的象征。每4分鐘她會自轉一圈,讓人們從各種角度欣賞她的芳容。
探奇 從萊茵寶石到萊茵大瀑布
路段六:萊茵河畔施泰因(瑞士)——沙夫豪森(瑞士)——聖加侖(瑞士)——蘇黎世(瑞士)
長在墻裡的華麗濕壁畫
逛完美麗的德國城堡,就坐船去瑞士逛一逛吧。
施泰因的全名是Stein am Rhein,Stein有石頭、寶石的意思,所以施泰因又被形象地稱為「萊茵河畔的寶石」。
城區總長只有400餘米,寬僅200多米,居民人口剛過3000。這裡每年吸引著世界各地大批的遊客,小鎮的旅遊信息處連中文景點地圖都有。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36e3a6a61f802d2f8c883d987be05382-600x400.jpg&width=600&height=400)
這裡色彩斑斕的建築及建築上華美的濕壁畫是最大特點,壁畫內容有童話插圖,有裝飾圖案,更多的則是宗教和歷史人物或故事。一棟連著一棟的彩色老樓房猶如一幅被展開的長畫卷,精美無比,讓人流連忘返,整座城市好似一個活著的中世紀美術館。
小鎮的古建筑多为15世纪前后兴建落成的,墙上壁画多绘制于16世纪,也有一些是1900年绘制的(如市政大楼)。神奇的是這些建築直到現在都在正常使用,有的是超市,有的是餐廳等,既沒有破舊不堪,也沒有被拆遷。
濕壁畫(Fresco)原意是「新鮮」的意思,技法複雜,需要一邊塗灰泥一邊繪畫,用天然顏料畫在濕的灰泥上,每天塗一層灰泥畫一層,這樣不僅獲得很特別的顏色效果,最主要的是,使得壁畫如同「長」在牆壁上,不易褪色,生命力非常持久。
零距離體驗歐洲最大瀑布
沙夫豪森(Schaffhausen) 的萊茵瀑布是萊茵河唯一的瀑布,也是欧洲流量最大的瀑布,寬150米,落差27米,平均每秒流量23米。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Rheinfall_Schifffahrt_cBrunoSternegg-600x401.jpg&width=600&height=401)
夏日裡坐船靠近瀑布的時候,船夫會故意穿行于瀑布濺起的水霧中,雖然會打濕衣服,但是真的好清爽。靠右邊的巨石可搭船登頂,站在上端觀賞萊茵瀑布,氣勢驚人,震撼無比。
河畔建置了一棟古色古香的餐廳,設有露天咖啡座,可以坐擁萊茵河美景,二樓的座位外加了一層透明採光擋風玻璃,一點都不影響視線,所以不管晴雨天,坐在這裡一樣可以欣賞萊茵河美景。
圣加侖最美的「心靈藥房」
傳說中圣加侖(St. Gallen)是這樣起源的:612年,有一位修行人路過這裡,被一塊大樹根絆了一下,於是他決定留下來,先建造了一間小屋,逐漸地越來越多追隨者加入他,他們建起了這裡的第一座教堂。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stiftsbezirk-7_kurzschuss_promotion_web-600x400.jpg&width=600&height=400)
早在公元8世紀,修道院要求信徒對書籍進行潛心研究,並設立了一個圖書館,許多手稿和文件得以保存。中世紀最古老的建築圖紙以及最古老的德語詞典是最珍貴的館藏。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stiftsbibliothek_web-600x400.jpg&width=600&height=400)
除了諸多歷史文化景點,圣加侖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占據了自然風光惡優勢,位於瑞士、德國、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公國四國交界之處,從這裡出發無論去哪國遊玩都很方便,博登湖和森帝斯山近如咫尺。
- • 8月11-18日,圣加侖將舉辦第20節國際沙雕藝術節,可以觀賞大師們如何完成沙雕作品。沙雕展覽一直到9月9日。
- • 9月8日,圣加侖迎來博物館之夜,許多博物館一直開放到凌晨1點。
- • 9月15日,在圣加侖老城區舉辦美食節,各種美味匯聚一堂。
最富之都蘇黎世
瑞士最大的城市、世界最富有的城市就是位於瑞士德語區的金融之都蘇黎世,得天獨厚的天然美景和時尚奢華的精品百貨使這裡成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7/ZT_5757-600x401.jpg&width=600&height=401)
在老城區悠閒散步,在忽高忽低起伏的弄巷里探索,古老的石子路、小巷的幽靜、可愛小店的創意都讓人充滿驚喜。越過一道小山坡,就來到林登霍夫高地(Lindenhof),從這裡俯視蘇黎世城又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漫步蘇黎世的時候,目光焦點時時會被城中的三大教堂所吸引。從林登霍夫高地下來,不遠處就是擁有全歐最大教堂鐘面的聖彼得教堂。與聖彼得教堂座落在同岸的是聖母大教堂,建於857年。其高瘦細長的綠色鐘塔,看上去非常秀氣,內部裝飾則更加驚豔,有五片描述聖經故事、由著名畫家夏卡爾設計的大幅彩繪玻璃。另一座不可錯過的教堂就是河對岸的雙塔教堂,也就是蘇黎世大教堂 。
不能不提的亮點就是蘇黎世的美食,尤其是各種口味的手工巧克力,還有琳瑯滿目的小蛋糕、馬卡龍等。另外,這裡的香腸、乳酪、牛排、素食餐廳也都有一流口碑,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品嘗一下。
*** 轉 載 於 網 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