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三伏天可用三伏貼冬病夏治,飲茶消暑熱。(Shutterstock)
小暑過後沒幾日,三伏天就到了。這是一年中最炎熱、陽氣最旺的時段,人體的陽氣在此時也逐漸達到頂峰。一些陽氣虛弱的人在此時調養,有助於恢復陽氣,從而預防過敏、氣喘、風濕等疾病在冬天「舊病復發」,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冬病夏治」。而在此時,消暑降溫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伏天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三個階段。今年(2019年)的三伏日為初伏7月12日、中伏7月22日、末伏8月11 日。
提到三伏天,就不得不說到「三伏貼」。
三伏貼是一種傳統中醫的治療方法,是在每個三伏日,以中藥貼敷於穴位,通過藥氣進入人體,達到防治冬季疾病的效果。
人體在三伏天時陽氣旺盛,皮膚腠理完全開泄,這時藥物最容易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再由經絡氣血直達病處,從而溫補陽氣、扶正祛邪。冬天好發的氣喘、過敏性鼻炎和慢性咳嗽等肺系疾病,痛經、風濕、類風濕、脊椎關節病等陽虛怕冷的疾病,都可以通過三伏貼進行防治。
中醫師戴有志表示,三伏貼是選取一些溫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結、開竅通絡的中藥材,如白芥子、細辛、甘遂等,依照一定的比例磨成粉後,與薑汁混和製成藥餅,敷貼在背部的特定穴位上。
三伏貼每次敷貼時間為3~6小時,每年貼3次,一般連續貼3年。楊成湛中醫師表明,經研究顯示,接受三伏天穴位敷貼治療的患者,經連續治療3年後,氣喘、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可達80%以上,效果非常好。
● 三伏貼禁忌
至於是否有不適三伏貼的人,學貫中西醫的朴子醫院院長蔡宗龍特別提示:糖尿病、高血壓、發燒或是咽痛患者、懷孕中的孕婦、年幼幼兒,可能不宜用三伏貼。有蟹足腫體質或皮膚過敏者要謹慎使用並告知中醫師。
另外,貼過三伏貼後,忌食生冷,禁冷水洗浴。飲食方面應避免攝取冰飲、生冷水果。
三伏最容易使人傷津耗氣。吃冰品、冷飲雖然消暑,但朴子醫院中醫科主任李昌諴表明,從養生的角度看,最好吃跟自己體溫接近的食物。
李昌諴推薦如下三伏天消暑飲:
1. 甜湯點心
煮白木耳、蓮子甜湯。
2. 代茶飲
3. 開胃消暑茶黃耆、枸杞、紅棗可以作為代茶飲,用來增加免疫力。
夏天胃口不佳可以煮烏梅、山楂當茶飲,能健脾開胃、消暑益氣。
4. 花草茶
外出準備菊花、玫瑰花、 魚腥草、馬鞭草作日常花草茶飲用。如果受到風寒時,也可喝一些薑茶,有助於發汗解表。
責任編輯:李清風
*** 轉 載 於 網 絡 (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nsc1002.htm) ***